欢迎访问政治工作信息网!今天是
 
 
您的位置> 首页>>企业文化故事
 
【人本篇】一个都不能落下
来源: 作者: 日期: 13.03.12

 

 ——云南国际缅北“4.26”紧急撤离记

 

    2012年4月26日清晨,缅甸北部山区。云南国际伊江项目电源电站业主营地全体职工像往常一样早早地来到办公室,开始一天的忙碌。
    突然传来一阵巨大的轰鸣声,一架载有火箭弹的直升机从上空呼啸而过,打破了恩梅开江原有的宁静。据可靠消息,缅甸200多名第二特区KIA(克钦独立军,缅甸第二大民族地方武装)士兵已悄悄跨过恩梅开江。我方营地有6台车辆被强行征用,运载士兵沿板其公路驶往板瓦方向,局部战争一触即发,形势异常紧急。
    境外员工的安危牵动着中电投集团和云南国际领导的心!关键时刻,集团公司作出了撤离缅北片区中方员工紧急回国的部署。电源电站建设分公司迅速行动,通过内线电话、对讲机、QQ信息平台通知各参建单位,要求在缅全体人员和设备立即撤回营区,所有人员禁止一切外出活动,确保安全。
    尽管在第一时间下达了紧急通知,但是,湖南送变电公司的7辆运送塔材的车辆还是没有回音。我连忙拿起对讲机一遍又一遍地呼叫:“送变电,送变电,湖南送变电……”
    经过无数次不间断的信息互通,终于在第一时间掌握了被征用车辆的动向及所在位置,7辆车陆续安全返回营地。在仔细核对了每一辆返回车辆的信息后,我才放下心来。
    第二天,分公司对撤离工作进行详细安排:“做好现场人员的维稳工作;做好撤离应急预案;撤离车辆全面检查、加满油;保持通讯通畅;加强营地24小时巡逻值班……”
    但到了第三天,局势突然紧张起来!其培电站全体中方人员在向电源电站集结途中,突然遭遇了两军交火。队长沉着冷静,带领我们匍匐在水渠里才躲过一劫。
    必须马上紧急撤离,否则后果不堪设想。第四天一早,天还蒙蒙亮,大家就按照原定预案有序撤离。车队分批出发,满载着回家的希望,摇晃着驶向祖国的方向。
    在电源电站大部队撤离时,需要留下部分员工负责处理后续工作。关键时刻,共产党员郑福民、胡雪琴挺身而出,“你们先撤,我留下。”他们带领9名员工坚守在电源电站,处理完水库清空、设备托管、档案资料保存和营地封存等工作,直到5月2日才开始撤离。当他们撤离至离电源电站10公里处时,回国必经的通行桥已被炸成危桥——哪怕再晚半天,可能都无法顺利回国了。
    4月30日,第五天。“海拔多少了?”
    “1900米,快了,快到了!”
    黑夜中,车队在大山里绕行,看不清周围的地标,只能通过车载海拔高程计来估算和祖国的距离,海拔越高,我们的心也就离祖国越近。
    凌晨3时左右,在朦胧的汽车灯光中,我们终于在山顶的位置看见了早已守候在那里的领导和同事们,他们来山顶迎接我们了!此时大家困意全无,打起精神期待前方。经过中国武警边防检查站时,看到手握钢枪的武警战士,一种幸福的解脱感油然而生——我们安全了!
    凌晨5时,我们终于踏入国门,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祖国人民欢迎你”、“欢迎参加伊江项目建设人员平安回家”的欢迎横幅格外醒目,接应队伍早早在国门之下等候我们,一杯热水,一份食品,一声问候,一片关切,温暖洋溢着国门之下的每一名员工。
    此次撤离的人员中,绝大多数是参建单位员工,中电投的员工只占很小的比例,但是我们并没有因此而落下任何一个人。撤离之前,公司还主动为缅甸员工发放了工资,并组织他们就近安全疏散。
    撤离结束后,长江设计院等单位专程给公司送来感谢信,对云南国际发挥业主主导作用、帮助中国企业驻外人员平安撤离回国的高尚行为表示感谢。

 

                                                         (云南国际  李正星)

 

    【故事点评】
    走出国门都是中国人。遇到困难,中电投集团始终视员工生命和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不丢下一名员工、不放弃国家财产,积极应对和果断处置特殊事件,确保数百名中方员工生命安全和境外资产安全,从而赢得了参建单位和中缅两国员工的普遍尊敬和高度赞誉。

附件: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 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网 |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网 | 中国文明网 | 共产党员网 | 中国共青团网 | 国资'委青年网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28号院3号楼
通讯地址:北京 2201 信箱 邮编:100032 电话:(010)66298000
值班电话:(010)66216666 值班传真:(010)66216665 微波中继号:91868-XXXX 京ICP备06019531号

中电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新媒体中心设计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