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资讯
NEWS AND INFORMATION
首页 > 新闻资讯

中能网:“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成立,2023年实现100%设备国产化

2022.03.07 中能网

  2月28日,由国家电投主办的“国和一号”产业链联盟成立,声明在2023年,全面实现100%设备国产化,到2025年,建成“技术上最先进最安全、装备上完全自主可控、经济上有显著竞争优势”的三代核电产业链。

  为进一步实现“国和一号”产业链的自立自强、自主可控,国家电投以国产化100%为目标,将带领全产业链企业集智攻关,通过战略合作协议+专项配套协议模式。目前“国和一号”整体国产化率已达92%,“国和一号”产业链体系已具雏形。

  据了解,“国和一号”将充分发挥技术牵引作用,着力搭建五个专项工作平台:现代产业链型号驱动及协同创新平台、现代产业链设计设备创新优化平台、现代产业链设计建安创新优化平台、现代产业链设计调试运维创新优化平台、现代产业链市场拓展合作平台。

  截至目前,联盟已累计完成17家会员签约,覆盖研发、设计、设备制造、安装、燃料等产业链上下游具有代表性的企业,产业链联盟平台搭建已具雏形。

   什么是国和一号? 

 

  简单来说,“国和一号”是一个核电站。

  国家电投为了落实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战略,在引进消化吸收三代非能动压水堆核电技术的基础上,依托工程项目平台实践和国家大型先进压水堆核电站重大专项,开发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大型先进非能动压水堆核电型号,这就是“国和一号”。

  “国和一号”是我国十六个重大科技专项之一,代表着当今世界三代核电技术的先进水平,是我国核电技术研发和产业创新的最新成果。

  “国和一号”机组设计寿命60年以上,安全水平相比二代核电机组提高了100倍;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事故后无需人工干预时间为72小时,建造周期56个月,电站整体和主体设备寿命60年,每年二氧化碳减排量约900万吨,单机组最大年发电量116亿千瓦时。

  不止是核能 

 

  “国和一号”创新使用了核能综合利用模式,在已有的核能发电基础上,增加光伏发电、核能供热、海水淡化、海上风电、核能制氢的“零碳、智慧、综合”能源新模式。

  核能综合利用是我国核电行业首个智慧能源综合业态。

  “光伏发电”面向核电厂址的楼宇集群,综合布置分布式光伏、分布式风电,实现供能的清洁化替代;

  “核能供热”工程可解决威海市2700万平方米的供热需求,助力山东省清洁供暖产业发展;

  “海水淡化”工程近期建成日产1万吨海水淡化项目作为战略备用水源,未来将扩容至日产10万吨,实现周边供水;

  “海上风电”项目将打造集“海上风电+海水制氢+海上牧场+海上观光”于一体的海洋资源立体化开发示范项目。

  “国和一号”的优势 

 

  “国和一号”是完全自主设计的中国核电技术品牌,集中国三代核电技术和产业创新之大成,具有安全系数高、经济性能好、创新成果多等优势。

  1.安全系数高

  在安全性上,“国和一号”基于多层防御体系并系统性地应用非能动和简化理念,经过了完整的试验验证,包括新建22个台架,完成17项试验共887个工况,完成了堆芯熔融、安全壳冷却等6大试验课题,建成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综合配套试验设施,支撑型号安全审评,确保绝对安全。

  对于公众来说,核电安全是普遍关注的问题。核安全最核心的问题便是不断提高和完善核电站的“本质安全水平”。

  安全性提高100倍:严重事故概率降低倍数,采用非能动安全系统,增加电站抗击地震、外部水淹等极端自然灾害的能力,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降低100倍。

  72小时无须人工干预:在电厂断电状况下,反应堆可在事故发生72小时内无须人工干预自动保证安全。

  2.经济性能好

  “经济实惠性能好”是老百姓日常消费的重点关注点,工程投资、建设也是如此。“国和一号”在经济性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

  批量化后工程造价仍有下降空间:关键材料全部实现自主化设计和国产化制造,设备整体国产化率达到90%以上,批量化后工程造价还有下降空间,具有国际竞争力。

  60年寿命:电站整体和主体设备寿命达60年,设备易于运行操作与维修。

  系统简化:非能动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厂设计简化,提高了可建造性、可运行性和可维修性,相比传统电厂,安全级阀门、管道、电缆、泵、控制装置、抗震厂房总量分别约减少50%、80%、85%、35%、70%和45%。

  3.创新成果多

  自中国踏上三代核电自主化创新之路以来,关键设备材料与共性技术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国和一号”研发过程中,成功打破了多项技术垄断,取得多项成果。

  截至研发完毕,“国和一号”压水堆重大专项累计形成知识产权及成果7611项。申请中国专利2268项,获得授权专利1351项;认定技术秘密1060项;获得软件著作权412项;发表论文2707篇;形成各类标准476份;形成数据库53个;发布著作18项;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新软件共计59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