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
产业
国际
责任
信息
商务
纪检
专题
文化
news.png

新闻中心

基层特稿

国核设备:AP1000模块里钻出来的大国工匠
来源:国核设备作者:刘伟日期:19.04.24

 

 ——记“全国技术能手”豆存印

  早上8点,一个身穿厚厚的焊工服的年轻人,手提焊条保温桶,赶往AP1000模块化预制工厂的车间焊接工位,调试焊机参数、引弧,检查焊条桶温度,核实领用的焊条材质规格,伴随着这套固定仪式一般的焊前准备,开始了他一天的工作,每次呼吸、移步和变换身姿都万分小心,焊枪在手中稳稳地移动,焊花不停闪耀,焊条不断的熔化、焊液不断的凝固。这就是国核设备焊工豆存印日常的工作状态。

  就是这样一名普通焊工,他参与了世界上首批AP1000核电四个机组的多项重大焊接活动,参与了AP1000及CAP1400核电核级结构模块、机械模块、管道、钢制安全壳、一体化顶盖组件等关键产品的焊接工作,多年来一直保持着焊接合格率100%的记录。只听焊接声音,豆存印就能判断出电流、电压的大小、是平焊还是立焊,从而判断出焊接的质量如何。这是位经验丰富的“老”焊工。

  一名合格的焊工是怎样练成的呢?

  答案:是练成的。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没有气壮山河的誓言,只是凭着对事业的执著追求,凭着一种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精神,他用手中的焊枪保障公司的合同节点、捍卫着公司的形象声誉。通过公司的专业培养和自身的刻苦钻研,23岁,他荣获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25岁被评为国家高级焊接技师,27岁已是全国技术能手。爱迪生曾说过:一个人的成功需要百分之一的天赋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哲理总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各式各样的诠释和体现,而豆存印,就是其中之一,即便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焊工。

  结缘:怀揣职业理想,追梦三代核电

  令人想不到的是,如今取得出色成绩的焊接事业,竟是他当初一次阴差阳错的选择。2003年初中毕业的豆存印,面临着两个选择:厨师或者焊工。憨厚的豆存印笑着回忆:“如果不是家里一意孤行的话,我想当时我可能会选择去学厨师。”正是这样的阴差阳错,成就了一个令国核设备骄傲的焊接能手,带给了我们一个自信闪亮的豆存印。

  技校毕业前,豆存印在参加实习工作中,便展现出对于焊接专业的天赋和热爱,在不到一年时间里,就成为当时实习工厂的焊接骨干,带徒弟、出方案,年纪轻轻就成了厂里的“大师傅”。但该公司的焊接属于低技术含量的重复性工作,对焊缝质量要求不高,这让豆存印焊接技能一度遇到了瓶颈,无法得到持续提升。当时恰逢三代核电AP1000建设高峰期,2008年11月,国核设备到济南招聘焊接学员,豆存印成功通过层层考核,带着对核电行业的好奇和新领域焊接技术的憧憬,开始了自己的追梦之旅。

  核电站建设不同于常规电站建设,更有异于民用项目。核电焊工的宗旨是一丝不苟地遵循核电安全理念进行工作。核电焊接的每一项工作都要严格执行相应的标准和工艺,并有效地进行过程控制监督。如:焊接前焊机预热温度、电流电压等焊接规范参数要正确选用,焊接过程中预热、后热、层间温度的控制,母材检查、焊条保温筒的控制、焊材的领用与焊条头的收集回收、未用完的焊材退库、规范的进行焊接记录等,这些在核电焊接工作中,都有严格的要求。这些核电的质保要求和理念让他从学徒工开始,对待工作的态度,就从骨子里刻上了“严谨”二字。

  为了提高焊接技能,他牺牲了大量休息时间,不断向师傅请教,大胆开展焊接技术创新,工作实践中,他敢于对焊接技艺进行琢磨、创新,他所提出的在焊接结构模块和设备模块的预制过程中的改进方案,得到公司的认可。他配合技术部门编制的一套完整的奥氏体不锈钢与低合金耐热钢对接焊的焊接工艺,经过X射线检测和各种力学试验,实现焊缝合格率100%,提高了工作效率近3倍,降低了生产成本。

  豆存印是一个习惯钻研的人,他不断探索新工艺,努力掌握新本领。遇到产品频繁变更设计工艺、众多焊接空间受限、安全壳及管道产品繁重的情况,他总是主动请缨,克服自己的实际困难,充迎难而上,保质保量地完成公司交给的生产任务。

  一个曾经“可能会去学厨师”的豆存印就这样带着他对核电的好奇,带着“要做就做最好的技术工人”的信念,带着对未知的渴望,凭借着对焊接极强的悟性与不甘人后的钻研精神,从学徒做起,通过朝夕的积累,一步一个脚印的夯实,逐渐成长为国核设备焊接力量中的强大一环。

  执着:扎根一线奋斗,诠释工匠精神

  豆存印是个心揣想法却不善表达的实在人,谦逊中带着执着跟倔强。刚来公司的那段日子,用豆存印的话来讲就是“不疯魔不成活!”在上一个单位获得了极高的认可,来到国核设备却平平无奇,甚至连最普通的电弧焊都不能掌握,巨大的落差让曾经自信满满的豆存印难以接受。

  “难道我就是笨,就是干不好吗?肯定不是!既然如此,那就是我还没有掌握方法,没有别人力气出的多。”经过几个不眠夜的思考之后,他得到了答案。从此以后,每天六点上班,晚上加班到九点,反复练习,风雨无阻,这一干就是一年。第二年秋,似乎到了收获的季节。才来一年多的豆存印,因为几乎每天晚上都加班加点的练习焊接,消耗了大量的焊条跟时间,也收获了辛勤练习的成果。

  2011年公司进行HAF和ASME考试,工作认真踏实为他赢取了一次参加考试的机会。为了顺利拿下合格证,只要有闲暇时间,他就拼命练习考试内容,直到完全熟练。本以为这次考试该是水到渠成,然而上天却跟他开了个玩笑,考试未通过。得知这个消息后,豆存印整个人都蒙了,一整天没有吃过东西,也不说话,看他眉头紧皱地在焊机旁边念念有词。当大家都担心他身体,想去劝告的时候,他却眉头舒展,跟大家说了一句“没事”,之后就扎进了模块中。从此,他的性格从开朗变得沉默,如同在焊接的过程中发生了变形和收缩,在他眼里,好似只剩下了焊条与焊缝。他执着地维护着自己对于焊接的自尊,他对自己要求极高,付出十倍努力还干不好的事,那就付出一百倍的努力好了,直到焊出漂亮、完美的焊缝。

  九年来,在核电设备制造质量体系要求严、核电焊接技术标准高、焊接难题多的不断磨砺下,豆存印在工作中不断取得新的进步。如今,他在国产和进口碳钢、不锈钢管道钨极氩弧焊、手工电弧焊等方面拥有多项拿手技术和绝活。目前已经取得民用核安全设备焊工操作资质16项、美国ASME和AWS焊工资质22项,涵盖各种管径的管道和结构焊接,焊接位置包括横焊、立焊、仰焊和全位置焊接;材料涉及碳钢、不锈钢和镍基合金,焊接方法覆盖手工焊、CO2气保焊和钨极氩弧焊。为适应核电设备和模块形状复杂、作业空间狭小的特点,在从事单面焊双面成型的管道焊接时,他还熟练掌握了左右手或镜面焊接技能,所焊接管道实现100%探伤合格。

  奉献:忠诚核电事业,诠释青春力量

  27岁的豆存印,略显青涩的面庞上透着一丝坚毅。挽起袖子来,手臂上大大小小的焊疤如同钢板上的焊工编号,铭印着他的执著与努力,述说着他的勤奋与坚持,令人动容。但成就的取得绝非偶然。

  “远看拾破烂,近看焊电焊”,这是在焊工群体中一直流传的一句话,形象的构绘出焊接这个行业的现状:脏、苦、累。焊接作为一项枯燥且辛苦的工作,天气热的时候每天都是蒸桑拿,工装里的衣服就从来没有干的时候,冬天穿厚衣服导致动作不灵活,焊接的时候都得换上薄衫,这样反而会很冷。

  但是,面对这份职业,豆存印有着自己 的一份执着和坚守。他认为一名优秀的焊工,不仅要有过硬的技能水平,还要学会忍耐和坚持。通常一个稍微大点的焊缝需要十几二十分钟焊完,整个过程中手臂要始终保持稳定滑动,焊接蹦出的铁水可能钻到你的领子里,烧破工装直接跟肉接触,为了不影响焊接质量,几百度高温带来的焦熟,你也得忍。他朴实地说到:“作为一名电焊工,能够投身到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化发展的事业中,是我人生的最大幸运,因此我要倍加珍惜这样的机遇。把握好电焊工35岁之前的黄金时期,多向班长及主管讨教工艺和质保方面的知识,要多学习、多奉献,把自己掌握的技能多传给后面的年轻人。”展望未来,他希望自己40岁能够做一名出色的焊接教练,把自己所掌握的焊接经验、焊接工艺创新感悟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来帮助更多的年轻焊工少走弯路,快速成长,持续回报我国的核电事业。

  正因这超乎寻常的努力付出再加上过人的焊接悟性,造就了豆存印,公司也给他提供了更高的平台去展示自己,越来越多的代表公司去参加各个级别的技能大赛和比武。

  2011年,豆存印荣获公司职工技能大赛二等奖,在比赛中他技惊四座,让他在公司优秀焊工行列中占有一席之地;2012年起,他多次代表公司参加山东省职业技能大赛,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山东省第四届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称号;同时获得烟台市总工会授予的“五一劳动奖章”以及“海阳市首席技师”称号;2013年获得国家核电“十大技术能手”称号,2016年12月被国家授予“全国技术能手”,该荣誉是国家对一线技术工人的最高褒奖,被赞为“工人院士”,2018年他被评为山东省齐鲁首席技师。他是当代中国技能型、知识型产业工人的先进典型,是新时期装备制造业工人的典范。

  豆存印用一支焊枪为核电行业争光,在这样一个平凡的岗位上,豆存印做着不平凡的事,并在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的进程中做着自己的贡献,用自身来诠释“工匠精神”。在这个看似普通的焊工身上,闪烁着近乎灼眼的光芒,那是梦想在闪耀,那是对成功的渴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面对梦想,我他一直在努力奔跑。

  编者手记:

  从一名普通的焊工,到一流的焊接大师,平凡而又非凡的十年间,豆存印用手中的焊枪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

  豆存印的感人之处,就在于他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来自他的启示是面对磨砺,不忘初心、脚踏实地,是保持本色、敬业报国。在他身上体现的是一名焊工对个人梦想执着努力,是一名大国工匠对中国梦的不懈追求,是对“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工匠精神最真实、最美丽的诠释。

  AP1000从无到有,从图纸变成产品,从AP到CAP这一过程中所经历的技术突围中,需要无数个像豆存印一样的工匠们。凭借钻劲儿、韧劲儿的豆存印只是一个缩影,他背后所展示出来的,是一幅壮观的中国核电人努力奋斗、勇敢创新的动人画卷和美丽篇章。

您是第   位浏览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