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公司:“走出去” 企业责任紧相随

来源: 内蒙古公司作者: 日期: 18.07.09

  摘要:为响应国资委和国家电投“走出去”的战略号召,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内蒙古公司”)(蒙东能源、露天煤业)自2010年以来一直在积极寻找境外投资机会,经现场调研和多次商谈,拟由露天煤业(上市公司)投资1000万美元以优先股形式参股巴基斯坦信德安格鲁煤炭公司。同时,露天煤业获得该公司340万美元的技术咨询服务业务,蒙东能源煤矿建设工程管理分公司获得中机公司350万美元的工程管理咨询服务业务。截至2017年底,巴基斯坦塔尔煤矿总累计剥离量和年矿建剥离量均突破5000万立方米,剥离产量节节攀高,创造了“双5千万”的佳绩,同时积极参与巴基斯坦塔尔煤田项目二期工程竞标,海外发展迎来新机遇。 

  背景 

  巴基斯坦塔尔煤田是巴基斯坦迄今发现的最大煤区,煤炭储量约1750亿吨,为低硫磺煤矿,适合于发电。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二区块煤矿建设项目是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开工建设的煤电一体化项目,是首个使用本地煤炭发电的大型发电项目,对于缓解巴基斯坦用电紧张局面具有重要意义。该项目年产煤炭380万吨,20164月正式开工建设,2019年底投产运营,同时,配套建设2×330兆瓦亚临界机组。 

  责任行动 

  2017年,内蒙古公司(蒙东能源、露天煤业)共17名员工进驻巴基斯坦塔尔煤田现场开展工作。期间,得到了项目业主方的高度评价和认可。 

 

 巴基斯坦塔尔煤田二区块露天矿现场 

 充分发挥优势 

  凭借采矿、机电、安全、疏干等专业技术和多年管理经验优势,面对辅助设备不足,推土机、前装机、平路机三种辅助设备数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特别是在满足不了工程质量和生产效率要求的情况下,工程管理人员通过排土场分区域边缘排土、规定固定行车路线、道路车辙及时刮平、加强采掘质量设计和管理,现场施工取得了良好效果。对于硬岩采挖问题,根据岩性硬度,划分不同厚度采挖,并定期更换镐牙,既提高了生产效率,又合理的利用了机械。 

  充分尊重当地习俗 

  当地雇员90%信奉伊斯兰教,每年过斋月,期间白天不吃不喝,夜间才能进食。在斋月期间,通过采用合理调整生产计划、宣传人身安全为第一要务、调整班次、在夜班卡车司机室配足食物和饮用水等具体办法,来组织剥离生产,既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尊重了项目所在国的当地习俗,又保证了安全生产。 

  充分尊重业主方意见 

  针对技术、语言沟通以及文化差异等问题,积极加强与外方的沟通和协调,经过积极努力,11KV柴油电站及时发电保证了疏干排水的有效投运,同时,还高效解决了采场第一含水层问题、沙料排弃、高温生产等问题,实现塔尔剥离产量月月超额完成计划,累计总量超越计划工期。 

  履责成效 

  增进了友谊 

  驻外项目组成员认真遵守合同约定,充分尊重当地民族习俗,不断强化沟通协调,短时间内化解了在风俗习惯、工作方法、生活方式等方面差异带来的困难和问题,与业主方建立了良好的合作机制,精湛的技术、较高的素质不仅得到了外方的高度认可和肯定,树立了企业国际形象,更增进了中巴两国的友谊。 

  锻炼了队伍 

  霍林河露天矿建矿40年来,积累和培养了许多优秀的管理人才,通过参与塔尔煤田建设,弥补了露天矿人才队伍在境外项目工程管理、技术管理、商务运作等方面的空白,培养和锻炼了海外项目管理队伍,为进一步进军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积累了经验 

  本着以技术服务合同为基础,管理与培训相结合;以先进采矿经验为抓手,发扬与传承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巴基斯坦煤炭项目,驻外人员初步掌握了海外项目管理、商务运作等方面的知识,自身管理、协调、学习、专业、服务能力得到不断提升,积累了海外工作经验,为海外项目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基础。 

  结语 

  2013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十九大开启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新阶段,“一带一路”合作成效显著,全面纳入国家的发展战略。集团公司也在不断加强“走出去”的发展步伐,内蒙古公司作为集团公司的首个产业集群,必须抓住“走出去”的机遇,充分发挥自身潜力,依托循环经济的良好实践,积极努力寻找外部发展机会,拓展国际市场。通过参与建设巴基斯坦塔尔煤田项目,内蒙古公司积累了海外项目经验,锻炼了人才队伍,为内蒙古公司实现“十年五跨越,奋斗五十亿”,实现发展格局的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做出了国家电投集团内蒙古公司的贡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