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鱼米之乡谱写渔光新曲——国家电投光伏行系列报道(五)

来源: 作者: 日期: 21.02.22

  江苏盐城,地处黄海之滨,地势平坦,河渠纵横,物产富饶,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从踏入这片土地的那刻起,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便致力于将发展新能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相结合,为守护当地的蓝天碧水奉献力量。2011年,江苏新能源公司首创盐城建湖“渔光互补”光伏发电模式。如今,以天人合一、和谐共生为特征的光伏发电模式已经成为一道新的亮丽风景线。

  第五站 江苏 立体化光伏模式结硕果

  行走在盐城建湖县建阳镇荡中村的芦苇荡滩上,渔民乘舟穿梭在光伏板间为湖中鱼苗撒食的场景,在午后的阳光下显得格外诗意。

  这里是国家电投江苏新能源公司投资建设的全国第一家“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根据当地土地资源紧缺、湖网密布的特点,通过与当地运维承包商及水产研究所合作,由专门的养殖企业在电池板下养殖“躲太阳”的喜阴鱼类,打造“渔光互补”产业园,实现了农业(养殖业),工业(光伏发电)、服务业(观光旅游)的综合开发,开创了“水面发电、水下养殖、科学开发、综合利用”的绿色产业发展之路。

  项目投产至今,为当地农村提供就业岗位80个,每亩鱼塘实现收益5000元。累计发电量4.3亿千瓦时,实现销售收入4.4亿元,实现利润1.06亿元,每年可以节约标煤2.75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461吨、氮氧化物排放量1227吨、二氧化碳排放量6.6万吨。

  用好鱼塘水面、滩涂、芦苇地等闲置资源,江苏新能源公司通过构建综合立体化光伏开发模式,在江苏乃至全国不断创新光伏发展新模式:“渔光互补”“风光互补”“农光互补”……

  大丰光伏电站,利用风电场风机间隙的滩涂地建设,实现风光资源优势互补,成为全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风光互补”大型绿色能源基地。2017年,该电站发电量2943万千瓦时,实现利润1031万元。

  位于江苏洪泽县白马湖畔的洪泽光伏电站,是“农光互补”光伏发电示范基地,也是淮安市新能源科普教育基地。项目充分利用太阳能电池板下面空间开展鸡、鹅、良种羊等农业养殖,为一块土地带来两份收入,增加了周边农民工的就业岗位。2017年,完成发电量5392万千瓦时,实现利润1478万。

  靠天吃饭 更靠管理出效益

  光伏是靠天吃饭,天气状况对新能源项目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但江苏新能源公司人“不错过一寸阳光”,通过集约化、科学化管理,把运维工作做到极致,效益凸显。

  江苏新能源公司发挥集中监控效用,充分利用生产运营中心大数据平台,提升光伏电站发电效率,多次刷新单日发电量最高。截至今年7月底,累计完成发电量50.9亿千瓦时。光伏和风电利用小时数、光伏厂用电率等关键指标在江苏同区域处于领先地位。

  该公司通过建立巡检定位轨迹系统、规范日常计划检修管理以及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到生产现场等举措,减少运维成本,缩短管理链条,提高管理质效。目前,江苏新能源公司一体化运营12家新能源公司,实现了集约化、标准化、信息化管理。到今年7月底,累计实现利润12亿元,年人均创利400余万,居国家电投三级单位前列。

  今天,国家电投已吹响“建设世界一流清洁能源企业”的号角,江苏新能源公司正全力以赴、勇往直前,继续为实现集团公司发展战略目标做出新的贡献。

  

附件:

Copyright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9531号-1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媒体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