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行记|行走川西藏区 触摸光伏扶贫

来源: 四川公司作者: 黄世涛 日期: 19.04.16

   1.

  当CA4215航班刺破云层,停落在海拔4411米的稻城亚丁机场,我们仿佛从盛夏穿越到了深秋。

  一个小时前的闷热,已经隔了一个世纪。

  穿着短袖的新华社客户端记者王布悦在行李箱里翻找,然后掏出一件黑色皮外套穿上。可能觉得还不够,他又把裸露的双手揣进裤兜。和他一样,参加这次国家电投"光伏行"的记者们,大多低估了提前预告的10℃的寒冷。

  没有亲手触摸,就无法真切感受,这是生活赐予的经验。

  去亲历、去体验,才能去讲述、去呈现。对于记者们来说这是职业馈赠的真理,也是他们--新华网、环球网、中国能源报、中国电力报等15家媒体的记者们奔赴四川藏区,考察国家电投光伏扶贫项目的目的。

  他们要用双脚丈量高原光伏建设的艰辛,用双手去触摸光伏产业给藏区扶贫带来的希冀。

  2.

  与中国内地大部分地区不太一样,再过一个月,川西高原就开始下雪了。此时,正是一年中最后的山花烂漫的季节。

  花,叫格桑花,也可以泛指藏区高原上所有杆细瓣小、看似弱不禁风实则坚韧挺拔的野花,它在藏区同胞心中象征美好和幸福。格桑花点缀在8月高原一抹墨绿一抹金黄的草地中间。人们只有停下车,走进草地,蹲下身躯,才能发现它的惊艳。

  环球网记者秦阿琪在花丛中拍了许多照片,看着起伏的草原消失在远处的白云里,她满脸陶醉,悄悄在朋友圈发了三个字:

  美哭了!

  3.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城午餐过后,记者团一行就开始真正"进山了"。

  目的地在海拔超过4千米的乡城县正斗乡正斗坝子,是国家电投四川公司新龙、色达、石渠异地光伏扶贫项目——新那伽光伏扶贫电站的所在地。

  "下午的路可就不太好走咯!"出发前,国家电投四川公司办公室主任徐晶让记者们要有心理准备。

  《中国电力报》伍梦尧无力地靠在椅子上,托着头,嘴唇泛白。"吸点吧,会缓解高原反应。"随行医生给她打开一罐氧气递过去,又转身提醒众人:"车上有晕车药和氧气,身体不适及时服用哦。"

  四川公司给每个座位上备了晕车药、晕车贴、风油精、氧气瓶……在这一众"急救物品"中间,氧气瓶格外受到记者们垂青:坐车上时抱着,下车时拿着,上洗手间时拎着。采访时双手不空--也可以掖着。

  "吸点吧!"成了两天采访中最常听到的一句话。

  到了海拔骤升处,你会听到有人说:"不行了!我得吸点。"

  行车漫长,坐车无聊,于是有人不自觉的说:"闲着也是闲着,吸两口吧!"

  终于到了低海拔地区,你会看到她们使劲摇晃氧气瓶:"不多了,别浪费,吸了吧!"

  到了海拔4000米的高原,许多我们平常生活里最理所当然的东西都变得稀有而珍贵。氧气,只是其中之一。

  4.

  车队在狭窄陡峭的盘山公路上行进,路面坑坑洼洼,车身起伏颠簸。人烟逐渐稀少,车队不久进入原始无人区,走上一个多小时也难得见到一户人家。路上偶尔有疏通道路的工程车辆。

  就在前一天,这里刚下过一场暴雨,道路中间时有积水,车开过时半边车轮便陷到泥浆里。道路里侧,山体垮塌的泥石常常覆盖了大半车道,随着泥石夹裹而下的树干树根,横七竖八躺在路上。还有的地方,公路外侧的路基在暴雨中塌陷,跌落百米悬崖。道路大半悬空。

  司机们紧靠山壁,慢慢地从塌陷处边沿绕过。

  看着车窗外深不见底的悬崖,国家电投集团新闻中心的焦娜老师紧紧抓住车的扶手。"当时我真为我们这一队人捏一把汗啊!"后来焦娜回顾起当时的情景,仍感到胆战心惊。

  从进山开始,安全是她和徐晶讨论得最多的问题,如何把预案做充分,如何应对这一路的塌方、滚石,如何应对各种可能的隐患……

  "整个一路,我的心都悬着的。"焦娜事后说道。

  5.

  车队在山路上颠簸了两个多小时了。

  3号车上,财新传媒记者罗国平正在更换上车以来的第七个坐姿。

  "快了,快了。再翻一座山就到了。"后座的国家电投四川公司甘孜分公司副总经理贺钰钏安慰道。

  罗国平精神一振:"刚才我们翻了几座山了?"

  贺钰钏迟疑片刻,笑着说:"翻了一座了。"

  正斗乡是乡城县最偏远的乡,毗邻德荣县。说起来,正斗乡距离乡城县城直线距离并不远。因为翻山,路程有140多公里。加上山路弯道多,雨季容易塌方,冬季路面有覆冰,走上一趟正常时间也得三四个小时。

  "正斗光伏扶贫电站里面的值班人员们多久出来一趟?"我问贺总。

  "他们每半个月轮休一次,就从这条路回乡城。"贺总继续说:"家在外地的同事,还要从乡城经稻城到成都,再转程回家。"

  对于常人来说,这样的路走一趟就已经叫苦连天,殊不知,这不过是正斗光伏扶贫电站的工作人员们生活的最常态!

  "我2012年刚调过来就在上面搞建设,那会儿要运物资、运设备,协调工作,很多时候一天得在这条路上来回跑两趟。"贺钰钏感叹,"那时路比现在差多了……"

  途经热打乡,人烟稍微稠密了,手机恢复了信号。秦阿琪更新了朋友圈:"对游客来说这里是风景如画,对常年工作在这里的人来说,却要承受高原的风吹日晒,要克服缺氧的身体不适。向工作在这里的人致敬!"

  6.

  四个多小时跋涉,"光伏行"记者团终于来到正斗乡的正斗坝子。山谷中间,荒草地上安装了大片光伏板。电站接出的输电线路反射出银色光芒,一直延伸到荒原深处。

  记者们没有因为长途奔波而困倦,他们精神抖擞,围着国家电投四川公司甘孜分公司总经理王付文和光伏项目部经理逯德珍,把一路上产生的疑惑倾泻而来:

  "国家电投扶贫为何选择甘孜藏区?"

  "集中式光伏系统在这里有何优势?"

  "光伏电站如何开展扶贫?"

  "高原上搞建设难在哪?"

  ……

  面对机关枪一样扫射而来的问题,多年高原藏区工作的汉子王付文回答得上气不接下气,一把接过工作人员递过来的氧气瓶,大口大口吸起来。

  在光伏电站里走了一圈后,有几位记者又在附近找到了当地基层干部和附近的村民,向他们打听:电站建好后困难群众增收多少?附近老百姓享受到什么好处?基层政府如何借助光伏扶贫项目推动脱贫攻坚?

  记者们在采访本上飞快地记录着。

  返程时天已黑尽。每个人都在回味这一天的经历,早上四点半从成都出发,一路奔波,所见所闻感慨良多。

  北极星记者任凯莉更新了朋友圈:"来到海拔4000多米的正斗光伏扶贫电站才深刻体会到了光伏扶贫事业的艰难。国家电投四川公司'把脱贫攻坚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实实在在的行动,是王总等一大批有情怀的基层电力人的艰辛坚守。"

  月明星稀,群山起伏。《科技日报》记者李大庆注视着车窗外的夜色,良久不愿说一句话。后来他再次问我们:"光伏电站建好后,真的是坚持20年,每个群困人口每年直接发1000块钱吗?真的是发到他们手上吗?"

  得到确认后,这位多年坚守一线、走南行北、亲见过各种形式、各种"折算"扶贫的老记者感叹道:"太了不起了!"

  7.

  第二天一早,记者团从乡城县绕道云南迪庆州返京。

  "我以前觉得藏区同胞都很富有,他们有草原、有牦牛,还可以种水果、青稞。实地走一遭才发现,能够喂养牦牛的草地很有限,多数地方也不具备农业种植的条件。"看着车窗外贫瘠的土地,澎湃新闻记者徐路易说。

  《经济观察报》记者卢谦也有同感:"是啊!这里的藏区同胞依靠上山采松茸、采虫草来维持家庭的收入,可这样的收入其实并不稳定,非常有限。"

  "他们的贫困很大程度上来自于文化水平低,思想意识落后,要想短时间内改变贫困的状态,困难很大,需要采用符合藏区实际的扶贫方法。"

  "高原藏区条件较差,一些地方能够说得上优势的,唯有水、风、光等自然资源。但要利用好这个自然优势,既包括开发企业的技术水平,更包括相关政策的支持。"

  "藏区的战略地位尤为重要,有好的扶贫措施,企业、基层政府和媒体都需要呼吁和积极争取。"

  ……记者们你一言我一语,交流着此行的感想。

  两天采访,异常仓促,但"光伏行"记者们却亲身体验到了高寒、缺氧、强紫外线辐射、道路塌方、山体滚石,甚至荒山野岭遭遇汽车爆胎等高原生活的"日常",他们感受到了高海拔地区光伏建设的艰辛,也见识了光伏产业给藏区困难群众带来的实惠。

  实地寻访所产生的思考和讨论还在不断深入,他们收集到的一肚子光伏扶贫的故事,也将和更多的人分享。

附件:

Copyright ©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京ICP备06019531号-1

网站技术服务:中国电力传媒集团媒体运营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