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聚焦->改革铸就辉煌 奋斗实现梦想->媒体聚焦

改革网:国家电投甘孜光伏扶贫惠及9000多贫困人口

来源:改革网 作者: 日期: 18.11.21

  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每年从项目发电收益中提取扶贫资金921.2万元,持续20年

  □ 张艳

  从世界海拔最高的民用机场——四川稻城亚丁机场驱车5个多小时、翻过数座大山,才能到达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乡城县正斗乡。

  在这个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的坝子上,矗立着我国已投入运营的海拔最高的光伏电站——新那伽光伏电站。

  这个由国家电投投资建设的光伏电站是异地建设扶贫电站,总装机容量80MWp,年平均利用小时数高达1601.9小时。“集中建设、异地扶贫”,这一光伏扶贫项目已经惠及周围三县的9000多贫困人口。

  国家电投四川公司甘孜分公司总经理王付文表示,电站对口扶贫甘孜州石渠、色达、新龙三县,建档立卡贫困户共3539户、9213人。按照每人每年1000元的标准,每年从项目发电收益中提取扶贫资金921.2万元,持续20年,使藏区群众共同分享到光伏发电的红利。

  光伏成产业扶贫重要抓手

  光伏扶贫已成为产业扶贫的重要抓手。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开展光伏扶贫工作;《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进一步指出,“在条件适宜地区,以贫困村村级光伏电站建设为重点,有序推进光伏扶贫。”

  四川藏区地处川、藏、青、甘、滇五省(区)接合部,包括甘孜藏族自治州、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和木里藏族自治县(凉山州),是中国第二大藏区,是康巴文化核心区,也是内地连接西藏的重要通衢,自古就是“汉藏走廊”。

  此前,四川藏区群众收入不稳定,主要来源是养牛羊、摘松茸、种土豆等,人均年收入只有1000元~2000元,年份好的时候也只有3000元~4000元。

  与此同时,四川藏区却有丰富的水、风、光等资源。以正斗坝子为例,其年总辐射量超过6000兆焦/平方米以上,年平均利用小时数可达1600小时以上。

  基于这里的资源优势,国家电投四川公司投资6.7亿元建设光伏电站,并于6月29日并网发电。

  藏区人民的收入情况由此得到了明显改善。项目所在地的勒斗村支部书记格绒介绍,有了这个光伏扶贫项目,村里专门成立了劳务服务公司,给项目提供劳务服务。

  扶贫方式还要继续创新

  今年5月,国家深度贫困县名单公布,四川省有45个县位列其中。其中,甘孜州有17个县、阿坝州有13个县。

  王付文介绍,虽然上述电站“集中建设、异地扶贫”的效果较好,但光伏“531新政”出台后,四川省暂停了集中式光伏扶贫电站的审批及建设。如何进一步发挥资源和产业优势,在当地建设多能互补项目,国家电投等多家能源企业正在开展研究,并等待相关部门出台政策。

  “因为地广人稀,贫困人口比重较大,分布较广、较散是四川藏区各县的普遍情况,而光伏电站建设选址则需要重点考量太阳能资源富集程度以及配套的交通、电源送出通道等客观条件,常规的分散式光伏发电系统在高原藏区弊端明显。更重要的是,集中开发更能够统一规划、科学管理,发挥规模效益。”王付文说。

  对此,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表示,光伏扶贫大多以分布式为主,但一些高海拔地区的确有一定特殊性,而扶贫本身就是要克服这些困难,以资源和技术优势服务当地人民。

  随着光伏扶贫的范围不断扩大,既要发挥新那伽光伏电站等优势项目的效果,也要结合各地扶贫需求做新的探索。

  国务院扶贫办副主任洪天云日前表示,“一拥而上”“一光了之”的情况依然存在。光伏扶贫见效快、收益稳定,有些地方不认真研究政策,为了尽快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擅自扩大建设规模,片面追求所谓“光伏全覆盖”,试图“一光了之”,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用建设倒逼指标”、建成不能并网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