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专题聚焦->和聚众力创新未来->创新实践

国家电投开展智慧化建设的机组达70%
来源: 新闻中心作者: 焦娜 日期: 19.08.26

  用水光互补技术,为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提供新型发展模式;开发“御风系统”,实现对新能源全生命周期的检测和运维;运用5G等前沿技术,开展智能电站建设……领跑智慧能源时代,集团公司牵头组建“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和“能源智慧信息平台”,在北京北科通过多能流调度让风、光、储、燃合唱,实现削峰填谷;在上海前滩,冷热电联供,利用亚洲最大蓄能水槽,示范分布式能源智慧。截至目前,集团公司70%的发电机组已开展智慧化建设。

住宅可自主调节屋内照明和房间温度,通过客户端APP实现家庭电器远程操控;办公楼宇、住宅小区不用再单独安装供能设备,由片区供能中心集中供热、冷、气;接入风、光、气、地热等多种能源形式,将光伏、储能、电动汽车与电网可靠互联,满足产城融合区高品质用电……这不是科幻的未来,而是集团公司已在上海前滩、福建平潭、天津中新药业等地搭建的现实场景。

  近年来,集团公司立足“先进能源技术开发商、清洁低碳能源供应商、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的战略定位,充分发挥中央研究院、国核电力院、山东院、能源科技、上海成套院等技术研发和工程服务单位的技术优势,在综合智慧能源体系架构的各个层面取得了良好实践。在发电侧,发挥多能互补优势,布局风光、火风光、核风光电力生态系统;在用电侧,与人工智能、互联网等企业跨界合作,示范发展综合智慧能源,拓展综合用能服务新技术、新业态、新市场。

  提升智能管控核心竞争力,全力构筑多能互补新生态。集团公司水光互补技术在龙羊峡水光互补电站示范应用,在青海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基地中推广,为清洁能源多能互补提供了新型发展模式,为国际能源结构调整探索了新道路;将新能源技术和电力气象技术有效结合,实现新能源开发与消纳的精准规划,成功应用于内蒙古乌兰察布600万千瓦外送风电基地;在发电领域应用5G通讯组网技术,实现新能源多场站、不同类设备的远程诊断和无人机、机器人的自动巡检,建设国内首个智能光伏电站。

  牵头成立中国智慧能源产业联盟,有效整合“政、产、学、研、用”各方优势,推动形成涵盖能源生产、消费、交易、服务为一体的国家智慧能源产业生态。中电国际联合清华大学在北科园智慧能源项目中,科学制定算法形成智慧能源操作系统,能源效率提升了30%。同时,集团公司在上海前滩、福建平潭、珠海横琴、天津棉三等地推进40多个智慧能源项目,将为用户提供电、热、冷、气、水等一体化解决方案,实现能源就地消纳。值得一提的是,上海前滩项目实现全站运行全时自动化,平均能效达80%以上、节能40%、减排温室气体近50%。

  得益于综合智慧能源项目的实践,集团公司正由传统发电业务向能源生态系统集成商转型。目前,集团公司70%的发电机组已开展智慧化建设,其中试点省份90%的项目开展了智慧化运营。